四川西部知识产权鉴定评估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 028-87656123 / E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浅议修改性技术信息的同一性鉴定
浅议修改性技术信息的同一性鉴定

                               浅议修改性技术信息的同一性鉴定

    摘要:对于修改性技术信息的同一性司法鉴定显然不能采用传统的技术信息的同一性鉴定方法,需要充分注意被修改技术信息与原始权利信息的上下游关系、区别与联系,被修改技术特点、技术路线修改轨迹的本质及其因果关系等,突破传统的相同、不同或者实质性相同等鉴定结论,适时得出修改技术同一性判断结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商业秘密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20〕7号)第九条规定,被诉侵权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直接使用商业秘密,或者对商业秘密进行修改、改进后使用,或者根据商业秘密调整、优化、改进有关生产经营活动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所称的使用商业秘密。即有了“修改性技术信息”的说法。

在当今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企业的商业秘密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的流通,商业秘密的保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修改性使用技术信息侵害行为的频繁出现,更是给商业秘密侵权判定和的司法鉴定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修改性技术信息指的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对原有技术信息进行修改、调整或优化后形成的新的技术信息。这类信息虽然基于原有技术,但往往包含了新的内容或者创新点,具有独立的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因此,在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中,如何准确判断使用修改性技术信息与原技术秘密信息之间的技术逻辑、因果关系等,显然已成为了同一性司法鉴定中的一个难点。

首先,修改性技术信息的产生往往涉及到复杂的技术过程和专业知识。这就要求司法鉴定人员不仅要有深厚的法律功底,还要具备相关领域的技术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理解技术信息的本质,合理判断其是否构成对原商业秘密的侵犯。

其次,修改性技术信息与原商业秘密之间的界限有时并不明显。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修改可能仅仅是对原技术方案的微小调整、修改或者改进,而在其他个别情况下,则可能涉及到其核心技术的根本性变革。因此,如何界定两者之间的技术边界,需要综合考量系统的技术路线方案特征、技术创新的不同程度、技术市场影响、行业使用惯例等多方面因素。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诸多便利,同时也引发了新的法律问题和挑战。其中,修改性技术信息同一性司法鉴定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修改性技术信息“同一性鉴定通常涉及对原始权利信息内容与技术信息修改后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和验证,以确定两者之间的相似性、差异性和技术信息的连续性等问题。因此,需要明确:

1、明确鉴定目的: 确定技术信息同一性鉴定的具体目的,是为了验证技术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系统性、逻辑性等,识别具体技术信息修改了哪些内容。明确需要鉴定的修改性技术信息是否具备同一性,即判断其是否经过修改以及修改前后的内容是否一致。界定需要鉴定的技术信息的具体内容,如文档、代码、图纸等,并明确其来源和背景。

2、收集原始内容和修改内容: 确保拥有完整的原始内容副本以及经过技术修改的内容副本。

3、内容对比与分析: 使用文本比较工具或手动对比等方法,对原始内容和技术修改内容进行逐项对比。对比原始内容和修改后的内容,识别其中的差异点。识别并记录下修改的内容,包括添加、删除或修改的文本、图像、数据等。特别注意技术术语、参数、方法描述等关键信息的变更。

分析修改的性质,判断是否涉及技术信息的实质性变更。评估修改是否改变了原始内容的技术含义、准确性或完整性。

对比原始与修改后的技术信息,通过逐项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

识别修改痕迹,查找修改后的技术信息中可能存在的修改痕迹,如编辑记录、时间戳等。评估修改内容的一致性,判断修改后的技术信息是否与原始信息在关键内容上保持一致。

4、技术信息评估: 分析修改内容对原始技术信息的影响,包括技术性、功能性、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的变化。评估修改内容是否符合技术要求、规范或标准。

5、验证与确认: 验证修改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可能涉及与原始作者或技术专家进行沟通确认。如果有必要,进行实验验证或技术测试,以确认修改后的内容在实际操作中的效果。

6、同一性判断: 根据信息修改的性质和程度,判断修改后的内容是否仍然保持与原始内容在技术信息上的同一性。如果修改仅仅是文字表述上的微调,而不影响技术信息的核心含义,则可能认为两者在技术上具有同一性。如果修改导致了技术信息的实质性变化,则两者在技术上不再具有同一性。具体操作可能因内容的具体类型(如文档、代码、图纸等)而有所不同。在进行这种同一性鉴定时,应充分考虑修改内容的特性和鉴定要求,确保修改技术同一性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商业秘密中的修改性技术信息同一性司法鉴定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问题。它不仅涉及到法律和技术的交叉领域,还要求鉴定人员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前瞻性的思维。因此,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对于提高商业秘密保护的效率和公正性具有重要意义。

附:自拟《修改性技术信息同一性司法鉴定方法操作指引》

商业秘密是企业的重要资产,涉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其中,修改性技术信息作为侵害商业秘密一种新的常见表现形式,往往涉及到产品的研发、制造过程、技术创新等关键环节。当这些技术秘密信息由于被修改而非法利用发生争议或涉及法律问题时,相关的同一性司法鉴定手段非常重要。本指引旨在规范修改性技术信息的同一性进行司法鉴定方法,确保这种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公正性和科学性。鉴定过程中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鉴定规范,保证鉴定的合法性、客观性和独立性。

   一、引言

在知识产权司法鉴定领域,对于修改性技术信息的同一性鉴定是一项复杂而富有挑战的业务。这类鉴定主要涉及对原始技术信息与修改后的技术信息进行比较,以确定它们之间是否存在一致性或差异性。为了确保同一性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采用科学、规范的鉴定操作方法。涉及修改性技术信息的电子数据、文档、图像、音频、视频等材料的同一性司法鉴定。鉴定对象包括但不限于技术方案的修改、技术参数的调整、软件代码的变更等。

二、操作步骤

1、收集原始技术信息和修改后的技术信息:

包括收集相关的文档、图纸、代码等,并确保它们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2、分析原始技术信息和修改后的技术信息的具体内容:

包括理解它们的结构、功能、实现方式等,以便进行深入的对比和分析。

3、确定比较点和比较方法:

根据技术信息的性质和特点,确定合适的比较点和比较方法。例如,对于代码信息,可以采用逐行对比或算法相似度对比等方法;对于图纸,可以对比其线条、尺寸、标注等要素信息。

4、进行对比分析:

按照确定的比较点和比较方法,对原始技术信息和修改后的技术信息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对比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和差异特征。

5、得出鉴定结论:

根据对比分析结果,判断修改后的技术信息是否与原始技术信息具有技术的同一性,其鉴定意见判断包括但不限于相同、不同、实质性相同、等同、方案差异、技术逻辑及其因果关系、上下游关系、修改内容的本质特征分析等。

三、注意事项

鉴定过程中,应确保操作规范、公正、客观,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确保比对分析清晰、准确和具有可操作性。有助于司法鉴定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方法,提高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联系我们

座机:028-87656123

手机:18980774783

邮箱:cd87656123@163.com

公司地址:成都市金牛区十二桥路37号新1号A座五楼A508室

扫一扫,知识产权鉴定委托,一键即搞定

版权所有 © 四川西部知识产权鉴定评估有限公司 蜀ICP备2024050224号 联系电话:028-8765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