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状看知识产权司法鉴定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
我国知识产权鉴定行业从2019年以来的格局决定了现存问题比较突出,暂时难以解决。全国除了山东、陕西司法行政仍然在继续管理知识产权鉴定、设定相应行政许可以外,其他省份都已经进入社会化、市场化管理状态。虽然国家知识产权局文件曾经要求提出地方加强知识产权鉴定机构管理,但是各地仍然没有或者正在探索如何有效进行管理。
地方知识产权鉴定行业自律组织建设困难重重,全国性知识产权鉴定行业自律组织工作推进缓慢。除了上海成立上海市知识产权研究会知识产权鉴定专业委员会,其他地方都还没有设立相应知识产权鉴定行业自律组织。根本原因在于,各地知识产权鉴定机构发展极不平衡,明显存在市场需求、机构数量、人员多少等实现问题。面对实践中的这些问题,如何看待并且有效解决知识产权鉴定行业存在问题却刻不容缓。
知识产权司法鉴定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解决操作方案涉及多个方面,下面针对这些问题及其实际操作进行简要阐述,以期尽快有所突破。
一、鉴定标准与依据不明确
在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中,鉴定业务标准和鉴定依据的明确性至关重要。然而,由于知识产权领域的技术性、复杂性和多样性,往往存在标准不统一、鉴定依据不明确的问题。建议尽快建立统一的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业务规范标准体系,明确各类知识产权的具体鉴定方法和适用标准。加强对鉴定依据的系统审查和全面认定,确保鉴定依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制定和完善统一的鉴定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鉴定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加强鉴定机构和专家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推动鉴定技术和方法的共享与改进。
鉴定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保障知识产权鉴定结果准确性的前提基础,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鉴定材料来源合法性、完整性,被篡改、伪造或缺失等情况。应系统建立严格的鉴定材料收集、审查和保管等制度,确保鉴定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在鉴定过程中,对材料进行仔细检查和验证,对存疑的鉴定材料进行深入调查和核实,谨慎使用。
二、鉴定技术与手段滞后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知识产权的形态和形式也在不断演变。然而,一些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机构在鉴定技术和手段方面仍显滞后,难以适应新的鉴定需求。因此,建议加大对鉴定技术和手段的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升级。构建智能化、开放性知识产权鉴定委托平台,注重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的合作,引进先进的鉴定技术和手段,积极探索系统性研究知识产权司法鉴定发展战略、业务理论研讨与鉴定实务体系。
三、鉴定程序方法不规范
知识产权司法鉴定的程序规范性直接影响到鉴定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虽然已经发布了一些知识产权鉴定的团体标准规范,然而,一些鉴定机构仍然在鉴定程序方法上存在不规范、不严谨的问题。因此,必须制定完善的知识产权司法鉴定程序规范,明确鉴定流程、统一鉴定方法原则、时间节点和责任人制度。加强对鉴定过程的有效监督和系统管理,确保鉴定程序方法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鉴定程序的公正性和透明性是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程序方法不科学、不公正、不透明的情况,影响鉴定的公信力。应当制定公开透明的鉴定程序,确保当事人在鉴定过程中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并建立监督机制,对鉴定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和审查把关,防止鉴定意见不公允、业务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
四、鉴定人员专业素养不高
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需要鉴定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一些鉴定机构在人员配备上存在专业素养不高的问题。所以,建议尽快加强对鉴定人员的系统培训和业务定期考核,不断提高其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考虑建立统一的鉴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确保鉴定人员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加强对鉴定机构和鉴定专家资质审查和业务技术培训,确保他们具备进行知识产权司法鉴定的基本能力。建立鉴定人员、鉴定专家库和鉴定机构名单动态库,常态化举办多元化、多种形式的知识产权鉴定业务技能训练、系统培训、业务交流研讨,确保高质量为当事人提供优质的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服务。
五、良性发展对策建议
当下,完全有必要尽快制定统一、明确、具体、可操作的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业务标准和操作规范,确保鉴定过程的公正性、客观性和一致性。及时更新和完善已有鉴定业务标准和操作规范内容,以适应知识产权鉴定领域的新发展和新变化。加强知识产权司法鉴定科研投入,推动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技术和方法创新,提高鉴定意见的准确性、有效率和影响力。特别是对于复杂或新型的知识产权案件,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鉴定技术和方法,提高鉴定的专业性和可信度。提高鉴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确保其具备进行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加强对鉴定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独立、客观、公正地进行鉴定工作。
综上所述,针对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中的现存突出问题,我们需要从标准依据、技术手段、鉴定程序和人员素养等多个方面进行操作和规范完善。这样才能确保知识产权司法鉴定的公正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维权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进而通过加强标准化建设、保障鉴定材料真实性、提高技术专业性、确保鉴定程序公正透明以及推动鉴定结论有效应用等,才能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司法鉴定的普遍质量和整体水平。